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2023年03月20日 11:08:16 访问量:28

 

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 660301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普通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 三年

四、职业岗位导向与职业资格

1.面向的职业岗位 

在生产一线从事机电设备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修、营销与管理。根据本地区企业用工需求以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专门化方向主要选择机电产品的生产与营销、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两个方向。 

2.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毕业前至少应该取得劳动部维修电工中级工证书、劳动部车工中级工证书中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鼓励学生考取劳动部钳工中级工证书、CAD中级证书、劳动部数控车工中级工证书,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一定的三创能力,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机电设备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修、营销与管理等工作,并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1.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2)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3)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4)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5)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6)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7)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2.能力目标 

1)具备在生产一线从事机电设备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修、营销与管理的能力。 

2)具备绘制和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3)具备查阅标准和手册的初步能力,有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图的能力。 

4)具备一定的PLC程序设计和PLC应用能力。 

5)具有一定机械加工质量的控制方法和先进质量管理能力。 

6)具备操作机电设备的能力。 

7)具备基本专业英文阅读能力。 

8)具备使用常用专业软件的能力。 

9)能进行计算机常规操作。 

10)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等诊断机电设备故障并修复。 

3.知识目标

1)掌握机械加工中常用工具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能。 

2)了解一般机电设备的结构。 

3)了解机电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 

4)掌握机电产品营销知识。 

5)具备初步创业知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以及其他自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针对职业岗位(群)共同具有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是不同专业技能必备的共同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强化课程思政。要强化任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每门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与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一)公共基础课程

1、《语文》

课程目标: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2、《数学》

课程目标: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计算和数据处理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初步等数学基础知识。

3、《英语》

课程目标: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包括语音项目、交际功能项目、话题项目、语法项目、词汇项目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为适应未来多样化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4、《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从整体上对计算机基础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有初步认识,包括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和播放软件的使用及日常维护,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计算机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其他课程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5、《思想政治》

课程目标:思想政治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大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6、《体育与健康》

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达到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卫生与健康、增强体质的锻炼方法、体育保健、各项目竞赛规则)和体育实践(田径、球类、棋类、基本体操、武术、体育舞蹈),培养学生提高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以及体育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7、《历史》

课程目标: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基础模块为中国历史,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拓展模块为世界历史,内容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8、《艺术》美术与书法

课程目标:公共艺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1周一般为24-2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28个学时计算。

其中认知性实习、专项实习、校内综合实训,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顶岗实习集中安排,时间为0.5学年。

(二)机电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

2  机电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性 质

学分

学 时

学期(周数)

 

 

20

20

20

20

20

20

公共基础课程

1

语文

必修

8

160

4

4

 

 

 

 

1-2

 

2

数学

必修

4

80

2

2

 

 

 

 

 

1-2

3

英语

必修

4

80

2

2

 

 

 

 

 

1-2

4

计算机应用基础

必修

8

160

4

4

 

 

 

 

1

2

5

体育与健康

必修

10

200

2

2

2

2

2

 

 

1-5

6

思想政治

必修

2

40

 

 

 

2

 

 

 

4

7

化学

必修

2

40

2

 

 

 

 

 

 

1

8

物理

必修

2

40

 

2

 

 

 

 

 

2

9

历史

必修

2

40

 

 

2

 

 

 

 

3

10

艺术(美术书法)

限选

4

80

 

 

 

2

2

 

 

4-5

11

劳动

必修

5

100

 

 

 

 

 

 

 

1-5

小计

 

63

1176

18

18

6

6

4

 

 

 

 

专业课程

1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

必修

6

120

6

 

 

 

 

 

1

 

2

机械制图

必修

4

80

4

 

 

 

 

 

 

1

3

电工基础

必修

6

120

 

6

 

 

 

 

2

 

4

Auto CAD制图

必修

4

80

 

4

 

 

 

 

2

 

 

5

液压与气动传感器应用技术

必修

4

80

4

 

 

 

 

 

 

1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业负责人任职资格 

1.在本专业教学和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熟悉本专业发展方向。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担任。 

3.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和教改成果突出 

4.在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和教研能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5.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教学研究专著或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两篇以上教学研究论文 

2)专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 

1.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2.具有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具备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5.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 

6.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 

7.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与相关行业保持紧密联系。 

8.具备处理相关公共关系的能力。 

3)专任实习指导教师任职资格 

1.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或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2.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技术等级。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具备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5.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

(二)教学设施

1)建设多媒体教室等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的教室。

2)建设高品质的计算机网络实训室等,满足教学实验实训需要。

3)建设校企合作职场化实训室,满足职业能力训练需要。

(三)教学资源

1)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统编教材等高质量教材,或者选用有针对性的自编教材。

2)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

3)初步建立核心课程资源库,进而建立全课程资源库,并不断优化完善。

4)丰富图书馆专业工具书及专业藏书量,藏书量达到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需求。

(四)教学方法

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

(五)学习评价

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多元化,注意吸收行业企业参与。

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

2)评价方式多元化:校内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面试相结合;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等。

3)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4)课程总成绩为100分,总成绩60分为及格。

5)过程考核方式以平时表现为主,包括学习态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任务完成度等;期末考核方式以技能考核方式为主,可以是笔试、上机考试、实训操作等。

(六)质量管理

明确教学管理和教学动作的具体要求,强化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辅导、阶段测查过程管理要求,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学期初检查授课教师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期中跟踪检查是否按照教学计划以及其教学方案实施,负责教学的主管领导每学期进班听课,组织听评课活动;每学期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结合系、教务科的教学评价反馈,定期开展教学诊改活动。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通过毕业考试、考核,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英才职业高级中学

 

 

 

 

1

 

编辑:温娟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原平市英才职业高级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电话:0350-8277412

联系地址:原平市永康北路国税大厦北巷100米处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